課程設計(Practicum):大學某一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如: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課程設計,一般是完成一項涉及本課程主要內容的綜合性、應用性的計算機程序開發(fā)題目;又如:《公共建筑》課程設計,一般是完成一項公共建筑的一系列設計圖紙,包括從方案到部分施工圖等。
課程設計(Curriculum design):是一個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結構的產生教學計劃、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(tǒng)化活動。
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把課程設計界定為一種計劃或方案。它是在學校教育環(huán)境中,旨在使學生獲得的、促進其遷移的、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(fā)展的、具有教育性經驗的計劃。這種課程觀突破了課程局限于課堂教學中,把范圍拓展到整個學校教育環(huán)境中加以界定。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識、經驗的積累的局限,把積累、遷移、促進學生發(fā)展等多方面因素作為指標。并將課程分為形式課程與環(huán)境課程。所謂形式課程是在教育者的直接參與或指導下完成的,而環(huán)境課程則不需要教育者的直接參與。
范文摘選
首先,此次團隊的建設完全是我親手組建,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團隊成員各有所長,保證了團隊的質量。各成員充分發(fā)揮了自己的優(yōu)勢。吳瑩瑩的認真負責、注重細節(jié);袁艷秀的工作積極、追求速度;黃家玉的做事主動、思維敏捷;李忠佑的勤奮、認真、盡職盡責,所有這些是保證此次課程設計成功的基礎。至少我認為,我們的這次課程設計取得了令人滿意地成果,尤其是學習之外的收獲,遠遠大于課程設計本身。
其次,團隊建設。通過此次小組合作,取得了團隊建設方面的極大成果。我所掌握的理論第一次真正得以實施,并且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。就開會而言,養(yǎng)成了準時到會的良好習慣,不管是在幾點幾分,所有成員都能準時參加;動手方面,由于此次采取的是分階段負責的方式,極大的調動了成員的積極性,真正達到了全名參與,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,保證了此次課程設計的質量,達到了老師對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。從另一方面說,由于采取了這種方式,組長得以從負責全部所有的事務中解脫出來,能夠把大量的時間運用于對全局的監(jiān)控,調整,對最后的結果負責,真正做到了對全局負責,對結果負責。
再次,有了這次收獲,就可以根據這次的經驗,以及問題,開始著手進行下一次的試驗,以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。